【世界独家】平凉市4项文物保护研究课题获批立项!
【资料图】
平凉市4项文物保护研究课题获批立项!
近日,省文物局批复了2023年度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,全省共77项。我市共有4项课题获批立项,分别是:平凉市博物馆申报的《平凉地区古代城址的考古调查与研究》、平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申报的《平凉地区石窟赋存环境区划研究》、华亭市博物馆申报的《华亭市“三线建设”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利用研究》、泾川县博物馆申报的《泾川县博物馆藏元代“泰定元年”瓦兽件整理研究》。其中《华亭市“三线建设”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利用研究》被确定为重点研究课题。
文物研究课题的批复立项,是全市文博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,进一步提升了我市文物保护研究层次,对推动平凉历史文化研究和弘扬展示具有引领作用。
课题简介:
1.《平凉地区古代城址的考古调查与研究》将对平凉地区古代城址开展系统的考古调查与研究,对其进行分类、断代,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探讨平凉各古代城址的文化性质、功能、演变、结构、布局等相关内容。
2.《平凉地区石窟赋存环境区划研究》旨在通过对平凉地区石窟赋存环境的区划研究,提升对石窟保存现状的整体性认识,利用Arc GIS平台绘制区划成果图,完成石窟赋存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分区研究,构建平凉地区石窟区划体系,对各区域内的石窟环境特征做归纳总结,建立和完善平凉地区的石窟病害评价体系,以期为基层文物工作者的石窟保护实践工作提供基础理论参考。
3.《华亭市“三线建设”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利用研究》深入挖掘三线文化深厚的历史价值和革命文化底蕴,全面梳理“厂房、实验室”等物质类遗产以及“文献史料、技术档案、口述回忆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存现状,明确价值特征,传承“三线精神”,保护革命文物,进而与其他地区三线建设工业遗址作进一步比较研究,为华亭市三线建设遗址在后续可持续发展利用、保护与更新模式等方面提供思路,同时为甘肃地区新中国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有益补充。
4.《泾川县博物馆藏元代“泰定元年”瓦兽件整理研究》以现藏于泾川县博物馆的37件套元代“泰定元年”(1324年)窖藏瓦兽件为研究对象,通过对其进行分类、拼接、整理和对比研究,最终从烧制工艺、建筑功用及历史价值等方面做出科学定位与研究,以期揭示此批元代瓦兽件的考古学价值与意义。
来源:平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
编辑:市文旅局信息统计科
备注 | 平凉文旅旨在宣传平凉文化旅游,欢迎转载。部分文字、图片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